首页 资讯 正文

10个节目轮番登台,“茉莉花开”盱眙飘“香”

体育正文 148 0

10个节目轮番登台,“茉莉花开”盱眙飘“香”

10个节目轮番登台,“茉莉花开”盱眙飘“香”

6月12日,盱眙县第一山崖壁(yábì)广场热闹非凡,“茉莉花开·龙虾香飘”文艺惠民活动盱眙专场演出(yǎnchū)在此精彩上演,这场(zhèchǎng)融合浓郁(nóngyù)地方风情与时代新韵的演出,为当地百姓奉上的一场高水准、接地气的文化惠民盛宴。在一个小时(xiǎoshí)的演出中,十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场,台上台下的深度互动,将文化惠民的温暖与欢乐直抵民心。 下午四点(sìdiǎn)整,演出在热情洋溢的开场歌舞《我在盱眙等你来(lái)》中拉开帷幕。 一句“我在盱眙等你来”,唱出了这座龙虾之都(dōu)的开放胸怀与无限期待(qīdài)。其后,盱眙县黄梅剧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黄梅戏联唱《乡音醉》,唱腔婉转悠扬,表演韵味十足。 语言类节目成为整场演出的(de)“笑果”担当,“默吏剧场”脱口秀,聚焦当下生活(shēnghuó)热点与盱眙本地趣闻轶事,包袱不断,妙语连珠,引发台下阵阵会心大笑与热烈掌声(zhǎngshēng);戏剧小品(xiǎopǐn)《躲在楼上的老母鸡》则用轻松(qīngsōng)诙谐的方式演绎了(le)新农村的新风尚,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情;小品《将“机”就计》紧扣智能时代下老年人的生活困境,以喜剧手法探讨(tàntǎo)代际沟通与科技适老话题,笑中带思,温情满满。 音乐与诗歌则如(rú)清风拂面,与盱眙县第一山崖壁广场相映成趣、涤荡心灵。《半个月亮挂(guà)树梢》开创“四戏同台”模式(móshì),融合京剧、淮剧、淮海戏、黄梅戏四大国家级非遗剧种;歌曲《花街(huājiē)》唱出了淮安老街巷的韵味与风情;《盱眙之恋》则对盱眙山水的眷恋与对家乡发展的自豪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的文本、朗诵者饱含深情的演绎,诗朗诵《读(dú)淮安》带领观众一起阅读淮安这本跨越古今的“大书”;当尾声歌舞《我要去(qù)淮安》的旋律响起,温情而浪漫的民谣(mínyáo),通过四次情绪递进(dìjìn)的“我要去淮安”发出了最热情的城市邀约。 活动(huódòng)现场,台上台下热情互动,打破了舞台与(yǔ)观众的界限,活动中设置互动问答、穿插小礼品派发等环节(huánjié),包含印有“盱眙龙虾”标识的文创布袋、可爱(kěài)的“小龙虾”玩偶,精彩的节目演出和有趣的环节设置让群众热情高涨,带(dài)着孩子来看演出的张女士兴奋地说:“节目太精彩了,尤其是那个小品,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线下掌声雷动,欢声笑语,线上同样热闹非凡,本场活动同步开设现场直播,吸引2万人次线上观看,实现“线下欢聚+云端(yúnduān)共鸣(gòngmíng)”的双向奔赴。 “茉莉花开·龙虾香飘”文艺惠民活动盱眙演出专场是淮安市深化省级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缩影,活动将盱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最闪亮的经济名片紧密结合,创新基层文艺汇演表演模式,突破传统舞台场景(chǎngjǐng)限制,搭建了市级优质文化资源(zīyuán)下沉与县级地域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整合市内优质文化资源,汇聚全市专业院团、知名艺术家、优秀(yōuxiù)剧目等核心资源,将戏曲、音乐(yīnyuè)、小品、非遗、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带到群众(qúnzhòng)身边,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文化需求,真正实现基层群众与文艺演出的“零距离”共享。正如(zhèngrú)带着全家来看演出的李先生所说(suǒshuō):“节目质量(zhìliàng)真高!有(yǒu)戏有歌有小品,老少皆宜。” 高质量、接地气的文艺演出免费送到居民“家门口”,真正体现了“优质文化(wénhuà)资源直达基层”的宗旨(zōngzhǐ),不仅(bùjǐn)促进盱眙基层文化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激发(jīfā)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也不断延伸文化服务场景,让优秀文艺成果飞进千家万户。 扬子晚报(yángziwǎnbào)/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10个节目轮番登台,“茉莉花开”盱眙飘“香”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